社会活动方案(精选19篇)

社会活动方案(精选19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社会活动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会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让幼儿知道并记住几个特殊的***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活动中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学具:***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孩子的椅子下面)。1、2、9、0、4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请幼儿想办法去解决,引出什么情况下拨打特殊的***号码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了的小黄狗的家。引导幼儿了解在发生***的情况下应及时拨打119求助。并能较清楚的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说出地址

(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子上出现火)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的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时引该及时打119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火警***。如拨打对了,画面上出现救火车,火消失了

(5)教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要及时打119向消防对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是火能很快的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的拨打,只能在发生***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2:(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了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情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应该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2、0,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打对了,并说出具体住址后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小朋友及时的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现在猪妈妈已经好了。

3、出示画面3,(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了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知道遇到困难或坏人时可以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说出地址

(2)天上下着雪,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应该怎么办呢?该找谁来帮助呢?怎样才能尽快的找到警察?(拨打110)

(4)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1、0,并进行排序

(5)引导幼儿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模拟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画面4:引导幼儿根据模拟场景与所需要拨打的***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游戏巩固

1、请幼儿戴上自己椅子下面的卡片,讨论分配角色。使幼儿明白:拿110卡片的就是警察;拿119卡片的幼儿当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幼儿当急救中心的叔叔、阿姨。进行模拟表演加深记忆。

活动延伸:

如果忘记了这些***号码,我们可以拨打114去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的找到你想要找的***号码了。在家可以打114查老师或班上小朋友家的***号码。

自评:这个活动可以充分给孩子发挥自己想象的自由和机会,融合了数学、社会、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整个活动孩子都在积极的参与,人人都在动手,动嘴,动脑,减少了孩子消极等待的时间。

社会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表现自己并能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幼儿熟读诗歌后,鼓励他们展开联想,能根据作品的句式仿编散文诗。

活动准备

1、 录音带:《树真好》,《小鸟小鸟飞来了》;树头饰、小鸟头饰人手一个。

2、 用废旧树干和牛皮纸和落叶制作的“树妈妈”道具一个和大挂图一幅。。

活动流程

1、活动开始,音乐故事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伴随着《小鸟小鸟飞来了》这曲轻松欢快的音乐,树妈妈和小树们迎着“微风”伸展开“手臂”,为秋游的小鸟和小朋友们摇起树伞,在树叶摇动的“嘻嘻唰”中,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幼儿扮演)飞进“森林”,小朋友们在自觉地捡拾地上的落叶和枯枝,扶起不小心被风刮弯腰的小树等。(让幼儿自己说出很多保护树的`方法)

2、让幼儿自己说出很多保护树的方法)

3、播放《树真好》散文诗,欣赏《多彩的秋天》挂图,师幼诵读(树妈妈与树宝宝和小鸟一起)诗歌,让幼儿感悟诗的意境,了解树的好处。

4、师幼讨论树的好处,看看谁能说得多!引起幼儿的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编诗句,说出树的很多好处。

5、老师小结:“今天真高兴,这么多的小鸟为我们唱歌,还有小朋友们帮我们小树林清理了卫生,树真好,我们的桌椅板凳需要它,居住生活离不开它;树真好,我们和小鸟会永远为它歌唱!小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护绿护树的小使者,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化!”

活动反思

我以自编的《秋游》故事导入,以轻快地《小鸟小鸟飞来了》的音乐穿插其中,极大地发挥了幼儿诵读和创编诗歌的能动性,活跃了气氛,很受幼儿喜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地音乐中,反思 我们人类的呼吸和生存离不开树,而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在诗歌意境的教育中了解到树的很多好处后,会更加的喜欢树、爱护树,并将这个信念向家庭延伸,向四周延伸,以此达到语言和环保教育的双重目标。我喜欢和小朋友们在阳光下游戏,喜欢听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和我聊天,我要用爱心,带给他们一个愉快的童年。

社会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在活动中,发挥主人翁和团队合作精神。遇到挫折要相互体谅,相互帮助,能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

2.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每名幼儿要体现出各自自信勇敢的一面,发挥出绿色幼儿园成员的自豪与自律,从小锻炼身体,向大家展示我们西二幼的风采。

3.知识目标:了解“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向大自然学习,并去社区、街道向居民和行人宣传。

活动准备:

1.每个级部制作活动宣传版面:如小班“我和小树同成长”;中班“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大班“幼儿园社区齐携手,多片绿叶多份温馨”。

2.制作 “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

3.大班幼儿组建“小骑士护绿队”

4.各班制作植树节版宣传报(关于“植树节的来历”、“植树与环保”、“有关植树节的活动”等资料)

5.浇树种树用的水桶铁锹等植树工具。

6.树苗若干。

活动过程:

(一) “种一棵小树,绿一方净土”植树节活动开始仪式

1.园长讲解植树节的来历,宣布活动开始。

2.园林处工程师讲解种树所需要的工具、如何种树。

3.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介绍种树的.意义,讲解护绿爱树的(人均gdp是什么意思?人均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重要性。

4.为“小骑士护绿队”揭牌,队员从园长手中接过“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宣传旗帜,提出口号“你来,我来,大家来,共创绿色幼儿园”,并向大家倡议:“让我们的世界变成青青世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分级部开展不同主题的植树节活动

1.小班家园活动主题“我和小树同成长”

流程:给校园内的树浇水、松土、修枝——给树挂牌,与小树合影,小树比比高——和“树姐姐”(扮演)做游戏。

2.中班家园活动主题“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流程:在幼儿园种植园地,和家长一起种植小树 ——挂牌合影(写上种植人及名称如“爱心树”“心愿树”“成长树”等)。

3.大班家园活动主题“幼儿园社区齐携手,多片绿叶多份温馨”

流程:幼儿在家长护送下骑小自行车到金色新城公园给树木挂牌——认识各种树木并做调查——绘画树木——把“小小绿意带回家”开展家庭种植活动。

社会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学会泡茶的基本步骤。

2、学会待人接物,家里来了客人,你会泡茶吗?

3、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泡茶方法及步骤。

2、小心烫伤。

活动准备

开水一壶、茶叶一小包、茶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沏茶叶吗?爸爸妈妈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吃过饭,多么希望你能给他们端上一碗热乎乎的茶水呀!

生:愿意!(一个个跃跃欲试)

师:可是,沏茶看似简单,却还存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开水烫伤。

二、基本环节(以沏茶的几个基本步骤为主,先看一遍视频,师再演示。)

1、温茶杯(为茶叶在开水中能够充分沏开。)

2、放入茶叶(把茶叶袋放入温好的茶杯中。)

3、加开水(师边演示,边强调注意事项。)

4、盖上盖子(过三到五分钟才可以打开盖子饮用。)

三、结束环节

找几个平时自理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到前面演示。

四、延伸环节

针对学生在倒入开水时的错误做法,教师重点提示注意事项,以防学生回到家里自行操作时发生危险。

《学泡茶》活动反思:

泡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在家里可以看见爷爷奶奶或者是爸爸妈妈喜欢喝茶,泡茶的基本步骤都会,而这节活动重点放在学习中国的茶文化上。

活动开始时,我准备了几种茶叶,如:茉莉花、普洱茶、铁观音,毛尖等等,让幼儿观察并且闻闻什么味道。因为没有每一桌都准备,所以让他们观察的时候,场面有点混乱,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看,所以这点没有考虑好。

《学泡茶》活动反思:

泡茶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在家里可以看见爷爷奶奶或者是爸爸妈妈喜欢喝茶,泡茶的基本步骤都会,而这节活动重点放在学习中国的茶文化上。

活动开始时,我准备了几种茶叶,如:茉莉花、普洱茶、铁观音,毛尖等等,让幼儿观察并且闻闻什么味道。因为没有每一桌都准备,所以让他们观察的时候,场面有点混乱,有的小朋友只顾自己看,所以这点没有考虑好。

在向幼儿介绍几种茶叶的泡法时,我运用了视频,一是这样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有听的欲望,还有视频讲解比较直观,移动,比我干巴巴的说好,主要介绍了功夫茶和砖茶的泡法,因为它们有点复杂。运用点新的方式,增加活动的亮点。

活动结束的时候,我现场泡了几种茶,让幼儿观察茶叶的变化,和颜色的变化,让幼儿有选择的品尝,然后说出它们的'味道,大多数的幼儿都愿意自己尝味道,把自己的感觉和大家分享。

这节活动,我主要是想让幼儿了解一些特殊的泡茶方式,传承我们国家的茶文化,希望幼儿长大后发扬中国的茶文化。

但考虑到学生要动用开水,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所以,强调倒水时的注意事项尤为重要。通过活动过程看,学生认识到了倒开水时的危险性,所以做事也很小心翼翼。由此我认为,活动可以达到学生做事小心,能自己动手,勇敢地把茶叶泡好,破除家长不愿意让学生做泡茶一类的含有危险性的工作的错误认识。效果非常好。

社会活动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1月1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

活动流程

1、 教师出示事先种好的西瓜苗和玉米苗,让幼儿观察。师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苗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种出来的吗?”请幼儿认真讨论后回答,教师做小结。

2、 教师出示多种种子,让幼儿观察,组织幼儿谈话,了解种子的多种用途。

(1) 引导幼儿探索这些种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可以吃,可以种、可以榨油等)

(2) 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种子可以吃?

(3) 请幼儿讨论是否所有的种子都能吃,可以怎么吃?

(4) 请幼儿品尝各种种子,说出他们的味道。

3、 组织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种子种在易拉罐里,每天给种子浇水、晒太阳,观察种子的变化。知道种子发芽、生长需要哪些条件。(阳光、空气、水)

4、 引导幼儿做种子粘贴画。

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用种子粘贴不同的`图案,(大树、太阳、小鱼)粘贴时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胶水或双面胶。

提醒幼儿可以粘贴在纸上,也可以粘贴在瓶子上。

5、 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种子非常感兴趣,通过幼儿观察种子的生长,使幼儿了解了种子的多种用途。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由种子加工成的食品、饮料等,利用种子粘贴图案,提高幼儿粘贴的能力,体验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厨师帮忙用各种种子做成的米饭和粥,让幼儿品尝。

社会活动方案 篇16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伤心的心情。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情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1、坐上心情火车,请幼儿找自己的照片,说说自己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己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情?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快乐的`开火车退场。

活动反思: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

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伤心的心情。第一次让幼儿找自己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第三环节:

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社会活动方案 篇17

活动目标

1、 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美妙境界。

2、 理解词汇“筑巢” “乘凉” “地毯”。

3、 能说出树的各种好处,并尝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挂图《树真好》。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不好啦,有个怪兽它讨厌树,说树不好,要把树都砍掉,你们说好不好?

二、 分享交流

师:请你们说说树好在哪,说得越多,我们就有越多的能量阻止怪兽砍掉大树。说树的好处的时候,请你在前面说“树真好……”。

鼓励幼儿清楚表达出树的'好处。如果幼儿说出了和诗歌《树真好》类似的情景,教师就用诗歌的句子复述幼儿的话。

三、 出示挂图《树真好》,学习诗歌,理解词汇“筑巢”“乘凉”“地毯”。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启发幼儿理解词汇“筑巢”“乘凉”“地毯”,体会小动物和树之间和谐、开心的生活氛围。

师:树真好,小鸟可以在上面干什么?

小鸟的家就在树上面,建造家的过程就叫做“筑巢”,“巢”又叫做窝,小鸟的家也叫窝。

师:树真好,可以在下面干什么?

可以在树下乘凉,出门在外的时候太阳很晒很热,我们可以站在树下,这样就凉快许多,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树下乘凉。

师:树真好,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着树叶地毯,我和小伙伴在上面跑跑跳跳。

师:如果我们站在树下,风一吹就有树叶往下掉,走在树叶上软软的,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引导幼儿理解诗歌中美妙的感觉,理解“地毯”的含义。

教师带幼儿念诗歌《树真好》。

引导幼儿看图与教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提醒幼儿注意感情的表达和语言的变化。

1、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诗歌《树真好》,仿编诗歌。

引导幼儿想一想树还有什么好处,还有谁可以和树做朋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仿编诗歌。

社会活动方案 篇18

一、活动目标:

1.飞外“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深圳市”和“广州市”,其中“深圳市”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

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评选“卫生城市”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深圳市和广州市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深圳市感觉怎样?

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深圳市?如果你住在深圳市会有什么感觉?

4.教师小结:深圳市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广州市整洁有序,受人欢迎。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基本部分: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结束部分: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5只垃圾分类装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深圳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4.引导幼儿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城市”。

四、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首先请幼儿观察生活中人们将垃圾扔在哪儿,什么地方有垃圾筒,为开展活动做了知道经验准备。活动以故事引入,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深深吸引幼儿,充分调动了其参与的积极性,幼儿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回答问题语言完整,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体验到了劳动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上课活跃,飞外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了环保意识。充分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社会活动方案 篇19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与端午节有关儿歌,感受一些端午节的作品,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引导幼儿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气氛,感受家里过端午节的气氛,激发学习端午节习俗的兴趣以及爱家乡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端午节PPT多媒体课件

2、端午节相关视频

3、平板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景导入,用粽子引出端午节,激发幼儿探索端午节稀疏的乐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粽子)老师一边说一边点开聚光灯出示粽子。

(2)你们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还记得老师给小朋友讲过一个关于屈原的故事?

(3)教师描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故事,为了纪念屈原,我们就把五月五屈原跳江这天成为端午节!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划龙舟视频,讲解端午节划龙舟的意义,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赛龙舟视频(点击课件视频图标超链接出现视频动画)

(2)小朋友你们看到视频里的人在干嘛什么呀?(在划龙舟)

(3)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端午节习俗》,感受端午节带来的快乐气氛。

(1)教师结合图片有感情地朗诵儿歌。请幼儿细细感受和倾听。

端午习俗

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

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

(2)刚刚儿歌的题目叫什么?(端午习俗)对,端午习俗。那儿歌里都说了哪些习俗呢?(老师请小朋友随机点击四个粽子图片,幼儿点击后出现不同的动画)。

(3)教师在平板上操作包粽子的流程和步骤:老师给你们准备粽叶子,现在先请小朋友添加米,喜欢什么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么材料。(平板中出现粽子食材,小朋友选择性托人食材)

4、教师再次朗诵端午节习俗,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加深印象。

【社会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方案_社会活动方案09-21

社会活动方案02-17

幼儿社会活动方案02-11

中班社会活动方案03-04

小班社会活动方案03-13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01-10

幼儿小班社会活动方案02-08

幼儿园社会活动方案06-30

大班社会活动方案精选15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