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13-9=□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

方法一:10-9=1 1+3=4

方法二:13-3=10 10-6=4

方法三:9+( )=13 9+(4)=13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具准备:小棒、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学程预设:

课前谈话:

今天福娃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考考同学们,大家有信心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一、旧知再现

贝贝出示口算练习: 30+25 26+3 14+40 7+52

让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二、情境引入

1.晶晶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能知道那些与数学有关的内容?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

2.比较算式,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三、探究算理

1.教学24+6

(1)让学生尝试说一说24+6的计算方法,媒体直观演示。

(2)口算练习37+3= 62+8= 5+45= 9+21=

2.教学24+9

(1)估算24+9,在学生估算的基础上同桌交流24+9的计算方法(可以借助小棒操作)

(2)学生操作,汇报展示

(3)媒体演示计算24+9的不同方法。

(4)圈一圈,再计算。(想想做做的的图。)

1.活动一:

(1)小朋友,这里的东西可真多,老师都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了,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吗?你需要什么东西?买这些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价钱,并且注意指导他们对计算过程的思考,提示大家,相同的单位相加,即元和元加,角和角加。)

(2)该怎样付钱呢?请小朋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钱来试一试。

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3)小组内讨论,互相说说自己要什么东西,一共要用多少钱?并且付钱。

(4)刚才在购物广场买东西的时候,大家表现得非常好,小淘气心里非常高兴,他现在给大家出了6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写得又对又快。请打开课本填一填。(放一段音乐。)

填空后大家对题,并且注意纠正错误。

2.活动二:

就要到了,小淘气要到游乐场去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一段录像,内容是小朋友们在游乐场玩的欢快场面。)

碰碰车13元,跳跳房9元5角,空中飞人15元5角,抬花轿7元,小朋友,如果你有20元钱,你想做哪些游戏呢?你的钱够花吗?

(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汇报。教师注意提醒学生20元钱的限度。)

3.活动三:

(1)小朋友们,小淘气有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想知道吗?

请大家讨论一下,给自己的店起个什么名字?再选出一个售货员。

咱们的货物就在课桌斗里,请你们拿出来吧。

店名有了,售货员有了,货物也有了,万事俱备,咱们开张吧!请大家轮流当顾客,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售货员和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付的钱对不对。

(2)小朋友,我们到兰猫专卖店去看看吧,你买了什么东西?一共花了多少钱?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元、角单位的计算,在计算上要注意相同单位的数才能加在一起,如果整角数已满十,要把10角换算成1元。

板书设计:去商店

买牙膏和奶糖:2元6角+6元5角=9元1角

买书包和铅笔盒:38元+12元=50元

买铅笔和钢笔:3元7角+1元2角=8元9角

一年级数学教案4

单元教学内容

1.10以内物体的个数,读、写10以内各数。

2.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作业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修记

一、复习

1、下面是我们班同学画的统计图。

星期日同学做家务的事

⑴、()最受同学欢迎。

⑵、()的人数最少。

⑶、扫地的比洗衣服的少()人。

⑷、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2、下表是本班4题。

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怎么办呢?小组讨论一下,帮帮老师好吗?

2、想出办法了吗?真聪明!快快告诉老师吧。那就这样,每位同学把最喜欢的交通工具在卡片上打上“√”号。

3、进行统计。

三、拓展练习。

师:用□、△、○三张卡片,可摆出6种排法,例如:

□△○

请同学们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

预计学生回答:

生1:洗衣服最受同学欢迎。

生2:洗碗的人数最少。

生3:扫地的比洗衣服的少2人。

生4:叠被的有几人。

生5:洗衣服的有几人。

......

学生实际回答:

前3问学生都能正确答出。

生:洗碗的比叠被的少2人。

生:洗衣服的比洗碗的多3人。

生:扫地的和洗衣服的一共有12人。

......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生1:优秀的有几人?

生2:良好的有几人?

生3:优秀比良好多几人?

生4:不合格的比合格的`少几人?

......

学生实际回答:

生1:优秀的人数最多,有18人。

生2:良好的有10人。

生3:不格的人数最少。

生4:良好和合格的一共16人。

......

预计学生大部分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生实际:用画“正”的方法统计。

预计聪明的学生能够做出来。

生实际:

□○△,△○□,△□○,○□△,○△□。

教后感想:

学生数学课堂活页作业

统计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出示点子图,请学生给它们5个排排队。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小组交流。?(2)汇报。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这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这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五、学习写数:

1.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12345

一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 知道几个和的第6题。)

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色图进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40+3=43 4345 所以够 ﹚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什么知识?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几十几减几这样的减法,下课以后同学之间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回到家里,和家长互相出题,互相说得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一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2、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第1题。

课件演示:池塘边有几只小鸭子在游玩,其中6只在池塘里嬉戏,3只小鸭子赶过来跳进了池塘,玩了一会儿,其中有4只小鸭子上岸回家了,剩下的仍在嬉戏.

你能把看到的'数学问题讲给大家听吗?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交流:为什么要“6+3”呢?(因为3只小鸭子赶过来,和原来的6只合起来就9只了。)

为什么又要(-4)呢?(因为4只小鸭子回家了。)

2、第2题

师:小狗、小猫、小羊和小猪手上都拿着妈妈给它们的一把钥匙,身后是它们的家。钥匙上都有算式,只要算出得数就能打开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1)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2)投影交流

3、第5题

出示图

1、谁能看图说出几个数学问题/

2根据画面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算出得数。

学生交流计算过程。(重点说说计算顺序)

同时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做文明乘客的思想教育。

二计算练习

小朋友们计算得这么快,大家来比一比,看谁又快又对,好吗?

1、比赛计算第4题

2、出示第6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独立填在书上

反馈、评价、订正

3、出示第7题

同桌比赛,边指格子边报得数看谁算得快。

三、书写练习:第3题

1、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2、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拿钱币活动

每人拿出4张2角纸币,8个1角硬币,一个5角硬币。

思考: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几种拿法?

操作。

交流汇报,投影显示所有拿法。

五、课堂小结。

一年级数学教案15

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完成P35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结果的`处理?(为什么这样处理?)

二、巩固练习,判断这几题如何处理结果?

1、有 110米的布,做儿童套装,每套用布2.3米,能做多少套?

2、有110吨的煤,用载重2.3吨的小车运,需运多少车?

3、P34 5如何处理结果?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说出理由,在交流中,自己发现不足校正。

4、P35 9 (先说出解题思路,再解答)同上

5、P35 10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不同方法 6、小结,请学生说说感受。

三、拓展练习 教师可请学生编题,交换练习本解答。

课后反思: 1、第8题中“8个相册”是多余条件;第9题中“450克”是隐藏条件。

2、第9题中 (1)450÷16=28.125(克) 28.125×9=253.125(克) 253.125克≈0.25(千克)

(2)450÷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出现两种解法,其实第一种还好懂一些,但教参建议的是第二种。有一定难度。且我个人也担心,换成其它数字,是否可以?

如: (1)455÷16=28.4375(克) 28.4375×9=255.9375(克) 255.9375克≈0.26(千克) (2)455÷16≈28(克) 28×9=252(克) 252克≈0.25(千克)

【一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北师数学教案02-25

一年级数学教案10-13

一年级数学教案09-22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01-27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02-05

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02-23

一年级数学教案04-25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1-07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案07-02

一年级数学教案【热门】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