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教案 (通用20篇)

数学的教案 (通用20篇)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的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通过演示和对简易天平的实际操作,观察,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从等式出发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是不是方程。

3、能力目标:通过简单的`天平实验理解并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结合教学内容,培养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具准备: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新知学习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操作天平:、46页的例4、例5,做一做的3题,练习十一的习题。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知名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简单的基本的估量方法。

教学具准备:

1米长的彩带纸或细棉绳每人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常用的长度单位

1、学过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1分米表示的长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3、揭示估算的意义,板书课题:估计

二、学习估计的知识

(一)教学例4

1、读题,理解题意

2、想一想:你画出的线段应是什么样的'?

3、各小组派代表演示。

4、对比交流,找出不足,讨论:怎么画会更准确一些?

5、再次派代表修改。

6、每人尝试画在练习本上,画完后用尺量一量,看自己估计的长度准不准确。

(二)教学例5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解决,说己估计的方法。

(三)估计的方法

三、做一做

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再回答三个问题:

(1)从哪幅图能明显地看出我国在“练一练”。

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某种统计图的理由,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种统计图的特点。

的内容及练习十六的,笔。

2、每位幼儿右手贴一标记。

3、纸蝴蝶人手一只。

过程:

一、发现自身的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脚等)

2、游戏:看谁做得对。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摸右耳”、“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

3、游戏:蝴蝶飞飞。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当教师说“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儿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师检查,幼儿全放对了,游戏继续进行;如果幼儿把蝴蝶放错了,请个别幼儿来帮助纠正。

4、请幼儿说说自己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判别左右。

1、请一组5—6个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又是谁。

2、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这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活动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课后反思:

在上本课之前我先给幼儿在右手上系上一个彩色的蝴蝶结,然后引导幼儿来进行区分左右。左右对于幼儿来说要准确区分有一定难度,活动中半数幼儿能够区分的很清楚,但还有许多小朋友让他反复按口令来区分还是容易分错。针对这一情况可请家长在家里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检查和教孩子区分左右。平时还可利用玩游戏形式帮助孩子区分左右,加深记忆。

3、认识上下左右教案视频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分辨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间位置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指鼻子眼游戏: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指鼻子、指眼睛,同学们请把食指放在鼻子上,听老师的口令,看哪位同学动作最快?师说生指。

师:好了,刚才这个游戏同学们动作都很快,现在老师想增加点难度,大家再来试一下,好吗?

生:好!

师:这次我们加上方位来指,看哪个同学反应最快。

2、加大难度,加上方位指鼻子:鼻子、鼻子右眼睛。同学们大部分都指错了,

师问:这一次的游戏比上一次难在哪里?

生:难在有了左、右方位。

师:看来,要做好这个游戏,我们必须首先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也就是要认识左、右这两个方位。

板书课题:认识左、右二、自主探究,交流提高

1、自主探究师: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区分左右呢?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生:我用右手写字,我写字的手是右手,不写字的手是左手。

多让学生说。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分辨左右的好方法确实不少,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能分清左右了吗?

4、教学左右课件出示生活中既定的左右,进行教学。

左右手写字的习惯、过马路靠右行的习惯、在中国汽车方向盘的位置、手表一般都戴在左手、中国的握手礼,是伸右手与对方握手。

5、左右小练习,游戏中找自己身体上的左右。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找一找找你身体上的左、右朋友呢?

生: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手、右手,左腿、右腿,左脚、右脚等、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好,伸伸左手、伸伸右手、摸摸左耳、摸摸右耳、拍拍左肩、拍拍右肩、跺跺左脚、跺跺右脚……

师:不错,小朋友们做得既快又准确,想一想我们身体上的左右朋友会改变吗?

生:(不会),那么今后,我们就可以用我们身体上的左右朋友来判断左右方位,好不好?

生:好!

师:下面我们再来动动手,摆一摆。看清楚大屏幕上的要求: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铅笔摆在数学书的右面。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分辨左右的好方法确实不少,听了他们的介绍你能分清左右。

4、怎样教学“位置”中的“左右”

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位置”中的“左右”这节课的时侯,遇到了学生争执不下的一些问题,现摘抄几个片断。

○○五角星

○○○片断一出示

生:五角星左边有两个圆形,右边有三个圆形。

片断二:(多媒体出示:小英面向我们,小英的右手拿书,左手拿笔。)

生1:小英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生1:因为刚才五角星的.左边是两个圆形,右边是三个圆形。

生2:小英左手拿笔,右手拿书。因为小英左手在这一边(生用手指着),右手在那一边,生后面的学生答案不一。

片断三:(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上下楼梯的图)

生1:上楼靠右边走,下楼靠左边走。

生2:上楼下楼都靠右边走。

后面学生答案不一。

我认为出现上述意见分歧,根源来自左右的相对性。人是世界上唯一的左右主体意识者,判定左右要以人为基准,这是左右相对性的前提。

片断一是从学生所在的位置和视觉方向进行观察的,应把五角星和学生对应起来,以学生做为基准为判断,所以五角星左边有两个圆形右边有三个圆形。

片断二,老师问的是“小英的左手和右手”,小英是左右主体意识者,所以不是以学生为基准,而是以小英为基准为判断,答案是:小英的左手拿笔,右手拿书。

如果把单人图换成多人图:(多媒体演示,三个人面向学生)小红小勇小东问:小勇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同样是以小勇为基准,答案是:小勇的左边是小东,右边是小红。如果把问题改为:你看到左边是谁?右边是谁?那么又要以学生为基准,答案是:我看到左边是小红,右边是小东。

如果把人换成动物图,(多媒体出示)小狗小猪小猫动物没有左右主体意识,所以要以学生为基准。

片断三由于上下楼时,小朋友的位置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要以小朋友为基准,都靠右行。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本课难就难在帮助学生初步感悟和建立左右相对性的观念,使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人或非人),正确确定以谁为基准,在判定左边或右边。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说明世上只有人才有左右意识,判定左右应以人为基准,以此来指导学生理解“某物的左右边”与“某人的左右边”的两种说法在确定基准点时的不同,使学生有清晰的认识。本课内容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时可以联系实际,开放课堂,利用实物场景,让学生多进行练习,从中积累经验,获得体验。

数学的教案 16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教授教材例8、“想想算算”,练习四的复习题,并进行集体订正。

2、通过板书530 400的算式,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老师配合板书成:

3、引入新课,将400改成40。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8。

教学目标:

1.在以前学习上下左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主动构建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够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周围事物的方位。

3.培养同学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目标,学会合作交流中学习。经历区分方向和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的体验,学会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道德体验。

教学重难点:学会利用一定的参照物识别东、西、南、北4个不同的方向。

教学准备:

1.实物:东西南北的方位标,太阳的图片、导游牌等。

2.CAI:学校的平面图:大操场、教学楼、蘑菇亭、篮球场。

生活中怎样识别方向。(几幅图)

芜湖步行街局部景图。(麦当劳、肯德基、鸠鹚广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学校和平乡先进小学的同学们将到我们学校观赏,还要在我们的步行街玩一玩。

1.师:大队部将招聘局部同学作为小导游带领他们观赏,你们想报名参与吗?

2.问:怎样才干准确找到想游览的景点的位置呢?

师:看来认清方向。会看地图是本次竞选小导游的重要条件。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二、同学在生活中寻找方向的用途

问:你会认方向吗?你们都有哪些辩认方向的好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我在网上也找到了一些资料,想看看吗?(出示司南、树林、动物图片)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数学的教案 1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

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根据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方面。本课时的教学正是为学生顺利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而展开的。

教具准备:

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一张,写有“你知道吗”的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题,揭示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有特殊意义的脚印图片。(出示月球上的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四、新知实践,解决问题:

1、估算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课件依次出示)

(1)学生独立进行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2、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每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动)

(3)展示汇报:(师:我们在认识平方分米时,说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六、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数学的教案 1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乘除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探索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

1、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培养估算意识,学会估算策略,体会估算价值,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课时

本单元共4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习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在动手活动、探究学习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列出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说出用哪句口诀求商,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来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手段

用吹塑纸做42只小鸟和6个小房子。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讲故事引入新课:森林中的.长颈鹿和小鸟是好朋友,小鸟来长颈鹿家做客,每群4只,先后来了5群,问:一共来了多少只小鸟?

2、继续引导:这20只小鸟要长颈鹿帮助它们做房子,每所房子住4只小鸟,你们知道长颈鹿要做多少栋房子吗?

3、继续引导提问:长颈鹿家又来了22只小鸟,现在,长颈鹿家一共有42只小鸟,它们都要长颈鹿帮助建房子,每栋房子住6只小鸟,同学们知道长颈鹿要建多少栋房子吗?

二、长颈鹿和小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42只小鸟,每栋住6只,长颈鹿要为它们准备几栋房子?(板书课题:长颈鹿和小鸟)

2、在讲台上演示42只小鸟分在6个小房子里。并请学生思考:每个房子里有几只小鸟?

3、要求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42个小圆片分别放在6个小纸盒里。

4、请学生回顾:积是42的乘法口诀。

5、在黑板上列出除法算式:42÷6=7,同时介绍除法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各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6、出示“想一想”,请学生作练习。

三、练一练。

1、把第一题抄写在黑板上,要求学生上来做。

2、纠正学生有错误的答案并讲解答案。

3、请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哪句口诀。

4、出示“小动物回家”的第3题。请学生说题意,并连线。

5、引导学生计算64÷8时,启发学生:我们为小动物再建造一个家吧。

6、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猫捉老鼠”,并连线。

7、引导学生讲这个数学故事。

8、演示图画“平均每人吃几个”并列出算式。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体会到,虽然数字大了,但除法与乘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数学的教案 20

一、数的整除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整数。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数字是0或者5.

3、能被3(或者9)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数字之和能被3(或者9)整除。

例如:537 因为各个数位数字之和为:5+3+7=15能被3整除,所以537可以被3整除。

4、能被4(或者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两位数能被4(或者25)整除。

例如:1864 因为末两位数64能被4整除,所以1864能被4整除。

5、能被8(或者1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末三位数能被8(或者125)整除。

6、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整数的奇数位上得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大减小)是11的倍数。

例如:判断12345这个数能否被11整除

这个数奇数位数字之和为:1+3+5=9,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2+4=6,因为9-6=3,3不能被11整除,所以12345不能被11整除

7、能被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整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用大减小)能被7(11或13)整除。

例如:判断1059282是否能被7整除

把1059282分为两个数:1059和282,因为1059-282=777,777可以被7整除,所以1059282可以被7整除。

二、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

1、特别注意: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2

3、100以内的所有质数:分类来学习

第一类:20以内的质数,共8个:2、3、5、7、11、13、17、19。

第二类:个位数字是3或9,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6个:23、29、53、59、83、89。

第三类:个位数字是1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4个:31、37、61、67。

第四类:个位数字是1、3或7,十位数字相差3的质数,共5个:41、43、47、71、73。

第五类:还有2个持数是79和97。

4、一个合数的约数个数,等于他的质因数分解式中每个质因数的个数(即指数)加1的连成的积。

三、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两个自然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数学的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的教案01-03

小学数学数学教案10-26

数学大班教案10-24

教案数学反思01-17

数学优秀教案01-19

关于数学的教案01-20

数学算术教案01-01

数学大班教案04-01

《数学广角》教案02-10

数学的教案【热】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