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0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一、上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
上学期我从事八一、八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可以,但还是有少数学生成绩相当糟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练习的量太少,所以这学期的主要突破口是加大学生的练习力度。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方面,平时对学生的练习抓的不够紧,以至有少数几个同学一学期基本没做几次作业,作业的数量也不够。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师生共同按步骤完成)
⑦ 讨论:纵坐标为何取频率/组距? (用矩形面积表示频率)
结论:用矩形面积表示频率,总面积为1。
注:频率分布表列出的是在名个不同区间内取值的频率,直方图是用小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在各个区间内取值的频率。
2、分析对比频率分布直方图:
① 将组距确定为1,作出教材P56页 居民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② 讨论:谈谈两种组距下,你对图的印象? 同一个样本数据,绘制出来的分布图是唯一的吗?
(当取不同的组距,得到不同形状的图形,不同的图形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
③ 讨论: 频率分布图有没有保留我们收集的数据?根据月均用水量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得到一些怎样的结论?(集中范围、变化趋势、直观表明分布特征、用样本推测总体)
④ 思考:如果当地政府希望使85%以上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出标准,根据频率分布表2-2和频率分布直方图2。2-1,你能对制定月用水量标准提出建议吗?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9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学习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建立反比例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本章主要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习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会利用三边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时,理解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本章主要探究两类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梯形及特殊梯形(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其应用。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本章主要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理解它们所反映出的数据的本质。教学重点:求平均数、中位数与方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所表达的'含义;区别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求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根据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对数据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
四、教学措施
1、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讲解方法概念,深入分析思维模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透彻,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课后总结和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认真总结每一堂课的成败得失,深入学生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耐心辅导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3、搞好单元测试及试卷分析,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切实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4、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篇10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2、证明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2、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来表示平行线的三条性质的条件和结论。并能总结归纳出证明的一般步骤。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理解命题、分清其条件和结论。正确对照命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三、教具准备
投影片六张
第一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A)
第二张:想一想(记作投影片B)
第三张:符号语言(记作投影片C)
第四张:命题(记作投影片D)
第五张:证明的一般步骤(记作投影片E)
第六张:练习(记作投影片F)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推理得证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知道它们的条件是角的大小关系。其结论是两直线平行。如果我们把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之后得到的命题是真命题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果两条直线平行。
2、讲授新课
[师]在前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这个真命题是公理,这一公理可以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下面大家来分组讨论(出示投影片A)
[生甲]利用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生乙]还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师]很好。下面大家来想一想:(出示投影片B)
[生甲]根据上述命题的文字叙述,可以作出相关的图形。
[生乙]因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这个命题的条件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它的结论是:内错角相等。所以我根据所作的图形。如图6-23,把这个文字命题改写为符号语言。即:
已知,如图6-23,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
求证:2、
[师]乙同学叙述得很好。(出示投影片C)
[生丙]要证明内错角2,从图中知道1与3是对顶角。所以3,由此可知:只需证明3即可。而2与3是同位角。这样可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得证。
[师]丙同学的`思路清楚。我们来根据他的思路书写证明过程。哪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呢?
(学生举手,请一位同学来)
[生丁]证明:∵a∥b(已知)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2(等量代换)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通过证明证实了这个命题是真命题,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定理。即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这样就可以把它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
注意:(1)在课本P191中曾指出:随堂练习和习题中用黑体字给出的结论也可以作为今后证明的依据。所以像对顶角相等就可以直接应用。
(2)这个性质定理的条件是:直线平行。结论是:角的关系。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由判定公理可以证明的另一命题(出示投影片D)
[师]来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给大家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图6-24
[生甲]已知,如图6-24,直线a∥b,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
求证:2=180。
证明:∵a∥b(已知)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180(1平角=180)
2=180(等量代换)
[生乙]老师,我写的已知、求证与甲同学的一样,但证明过程有一点不一样,他应用了直线平行的性质公理,我应用了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证明如下)
证明:∵a∥b(已知)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180(1平角=180) 2=180(等量代换)
[师]同学们证得很好,都能学以致用。通过推理的过程得证这个命题两条平行线被
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是真命题。我们把它称为定理,即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以后可以直接应用它来证明其他的结论。
到现在为止,我们通过推理得证了两个判定定理和两个性质定理,那么你能说说证明的一般步骤吗?大家分组讨论、归纳。
[师生共析]好,我们来共同归纳一下(出示投影片E)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练习,以进一步巩固证明的过程。
3、课堂练习
(一)练习(出示投影片F)
(二)已知,如图6-27,AB∥CD,D,求证:AD∥BC。
[过程]让学生在证明这个题时,可从多方面考虑,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要证:AD∥BC,可根据平行线的五种判定方法,结合图形,可证同旁内角互补,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结果]证法一:∵AB∥DC(已知
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已知)
C=180(等量代换)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4-02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4-02
关于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4-04
关于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4-04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3篇)06-15
高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04-05
小学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5-18
高三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04-30
高二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