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1

原文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就把心儿贴着土壤妈妈,

在她温暖的怀抱里吸收养料。

迎着亮晶晶的雨点说话:

“下吧,下吧!春雨姐姐,

我要生根,我要发芽!”

假如我是一片绿叶,

就用绿色编织青春年华。

在明媚的阳光下起舞,

衬托万紫千红的百花。

让幸福与甜蜜藏进苞蕾。

杜鹃花儿像燃烧的火把。

假如我是一朵小花,

就将花瓣化作朝霞。

花儿带着理想和希望永远开放,

醉人的清香飘向天涯,

让阳光映照着我红扑扑的笑脸,

我要融入祖国春光明媚的图画!

教案

读读第二张便条吧!

师: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便条也可以写给老师(不只写给爸爸,还可以写给老师,你读得真认真。是呀!便条写给谁都可以)

生2:要写清是谁写的,给谁写(真好,你说出了写便条的格式)

生3:还可以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你真有想法)

生4:还可以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你读懂了写便条同学的心)

师:便条可以可写给爸爸,老师,还可以写给谁,写些什么呢?

生1:写给同学: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你是在和伙伴交流当面不好意思对他说的话,是在道歉)

师:板书:道歉

生2:写给妈妈:批评我是为我好,感谢妈妈(你真懂妈妈的心,妈妈知道一定很高兴,同时你也是在对妈妈表示感谢)

师:板书:感谢

生3:写给爸爸妈妈:他们经常打架(你是在劝告爸爸妈妈不要打架了,每天都快乐多好!)

师:板书:劝告

……

……

师:看来便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方面可以用便条的形式来表达。

师:现在你就试着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生:写便条。

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便条准备展示。

师:写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小组交流。

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会展示的便条。

生:展示。

环节意图: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灵魂所在,主要是想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清楚:只要自己需要便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在课堂上完成一张完整的便条,每位学生的思路应该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便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三、发散、总结:

师:同学们的便条写好了,你打算怎样交给对方呢?

生1:放在手中就跑(你是直接交给对方的。为什么马上跑?有些不好意思)

生2:放在……底下、铅笔盒里(这个方法也挺巧妙,不好意思直接给可以放在别人注意的地方)

生3:转交(这个方法也可以)

师:你写的条的对象在现场吗?在的你就想办法交给他(她)吧!

师:我收到了一张便条。读给大家听听。(回复)

师:谁还收到便条了,给大家读读行吗?

师:有的同学为什么没动呢?

生:我写条的对象不在现场

师:你一定想好怎样给对方了,回家把你写的便条交到他们手中吧!

环节意图:在学生感知——尝试——运用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由根据情节书写的便条过度到每一位学生的亲身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要求。这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把便条交给对方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安排这一个环节也是开拓学生思路的一个环节,学生应该是很有兴趣的。

板书设计:

便条

感谢道歉劝告帮助

祝福惊喜商量认错

教学反思: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事情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由于留言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写便条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学生的写的比较好,效果不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掌握“晶”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以及大海的美,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

重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大海的美,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

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大海的美,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

准备:有关大海的图片。

流程:

课前准备:同学们,今天由我和大家一起上一节语文课,你们高兴吗?听到你们的声音,我对你们充满信心,我相信,在这节课上,你们一定会把最出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上课)

一、看图激趣,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2、你们喜欢海吗?有位小朋友的家就住在这大海的旁边,他想邀请我们去做客,想去吗?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释题

1、齐读题。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再读题目,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呢?

2、这位小朋友家的海究竟怎么样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老师把课文读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听准字音,体会老师朗读的语气和语调。

2、老师读的好不好?想不想跟老师一样读得这么好?要想把文章读得好,首先要把文字朋友找出来。现在就请你们大声地朗读文章,边读边画出要求会写和会认的生字。

3、师:出示生字:雾潮仰泯莹呀界

恒游涛晶(课件)

(1)把我们的文字朋友请出来,谁先和它们交个朋友(指名认读)

(2)同学们认得真快。与它们成了好朋友,谁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并组词、说话)

(3)指出“晶”字的字理结构图(课件)

四、再读课文,感受语言

1、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带到文章中,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标好自然段。

2、任选一段在组内读一读。

3、指名读(分自然段读)

4、你们觉得“我”家门前的海美吗?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美,找出来,读给同学听一听,试着表现出这样的美。

如:a、蓝色的雾,蓝色的风,蓝色的潮声……(课件)

[出了大海的颜色美(板书蓝色)]怎样读呢?省略号的作用?继续想象一下。

b、我家门前的海,像一面光明锃亮的大玻璃镜,映着天,天变蓝了,映着云,云变蓝了,映着鸟,鸟变蓝了。(光明锃亮是什么意思?拿出一面小镜子,让学生观察其特点,帮助理解意思,指导朗读)

c、这世界给了我无穷的'乐趣,给了我无尽遐思的翅膀,给了我永恒不泯的意心……

(乐趣指哪些?指导朗读)

五、重温课文,加深印象

师:通过你们的回答,老师感觉你们很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让我们快速浏览文章,记住描写大海的语言?把下面几句话填写完整。

出示课件:

1、海像一面()的大玻璃镜。

2、那云,就是()的波涛,那鸟就是()

3、我就生长在这()的()的世界。

4、这世界给了我()的翅膀。

5、因此,人都说渔家的孩子有着()的生命,心();眼();

六、深入体验,表达感受

师:刚才,我通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对这片大海有了更新的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片大海的喜爱吧!(我想说一句话,我想用歌声;我想朗读一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七、回读课文,品味情感

师:不仅同学们喜欢这海,连老师也喜欢这海,那就让一起再读读课文,一起感受大海的美吧!(配乐齐读课文)

师:每个人眼里的海都是不同的,对海的感受也各有差别,但无论怎样,海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是美的,我们会永远热爱着海。

八、学以致用,片段练习

师:这位小朋友门前的海真是太美了,我们对他的邀请表示感谢,如果你邀请这位小朋友来我们这做客,你想让他看些什么呢?(山、水)那就用你优美的语言描绘一下咱们的山和水吧!

总结:如果哪位朋友来到我们这里,看到我们的山和我们的水,一定会倍加喜爱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期待着吧!(课件:再见)

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家门前的海》教学反思

《我家门前的海》是一篇精读课文,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我力图体现课程标准关于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一些理念,结合课文,语言优美,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出大海的美丽的这一自身特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在设计中遵循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个维度,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个性体验的充分尊重,对学习过程和方法充分重视,并落实了语文学科的感悟、品味,培养语感的基本任务,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一、从个性感性入手,以学生的感受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去感受和体会课文。

如在文章的导入部分,我用充满激情浅显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文中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作为一个海边出生,海里成长的渔家孩子,他眼中的海是什么样子?

二、调动自身已有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如抓重点词句段来说明课文,找出重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认识本课的“楚潋”等4个生字,会写“断楚”等9个生字。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体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4、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体意思。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出”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了解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今天我们将和唐宋两位大诗人一起到安徽的天门山、杭州西湖去游览一番。出示课题。

二、指名朗读,检查预习

1、自由放声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3、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提示七言诗的停顿规则。

4、再次朗读,读出节奏。

三、借助注释,理解《望天门山》

1、提问:天门山是几座山?楚江指的是哪条江?学生回答,表扬学生会看注释。出示古诗《望天门山》“开回出来”四个字红笔标示。

让学生根据注释讲一讲意思。

2、教师引导:默读古诗,看一看这几个动作分别是谁的动作?

3、指名交流。

4、教师梳理:滔滔的江水冲断了天门山,把天门山从中劈成两部分,汹涌而下。江水在这里遇到大山的阻挡,只好折往北而流,形成漩涡。所以称“回”。刚才有同学讲“出”是青山的动作。青山真的会移动出来吗?

5、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你是想说,青山并没有移动,只是因为李白乘坐的小船顺着江水向天门山漂过来,让李白感觉到两座青山像是迎宾一般,相对出来迎接自己。那么课题是《望天门山》,作者在哪里望见的天门山?(引导学生更加明确作者望的位置。)

6、指名配乐朗读。其他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7、用自己的话讲述刚才想象到的画面。

四、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把刚才想象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出来。

2、全班齐诵。

五、理解并感情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1、根据注释,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及时引导。

2、作者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

3、把“方、亦、总”去掉可以不可以?

4、想像下雨和晴天的西湖,有感情朗读诗句。师生接诵,全班齐诵。

六、拓展积累与运用

1、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引得无数诗人都歌颂它。你还知道哪些诗句?

2、学生交流,会背的可以一起背。

3、拓展古诗《望岳》

(1)屏幕出示,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试着理解。

(3)提出不懂的地方,讨论后理解大体意思。

(4)师生对读、接读、齐读、熟读成诵。

4、创设情境加以运用。

配乐《高山流水》,师语言描述: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当你来到江南,看到青山绿水时,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诗句——(生);当我们来到洞庭湖边,看到湖光山色,不禁放声朗读——;当我们来到茫茫大草原时,禁不住——;当我们看到巍峨的泰山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甫的——;当我们荡舟西湖时,不禁想起苏轼的——;当我们来到乘船沿着滚滚的长江顺江而下,望见雄伟的天门山时,我们不禁朗诵——。能把这首诗写下来吗?

5、默写《天门山》

(1)仔细观察生字“断、楚”老师提醒“楚”的中间部分。

(2)学生默写。

(3)全班展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11-25

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教案11-08

小学语文《画》教学教案12-22

有关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学教案范文02-16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教案12-07

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教案设计小学语文《生命生命》教学教案及反思02-01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热门】01-15

【精】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1-15

【推荐】小学语文教学教案01-15

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