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105 页《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简单实验,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做出判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体盒子;乒乓球;抽签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硬币,和同学玩猜硬币在左手还是右手的游戏。教师伸出左右手,让学生猜,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硬币可能在左手里,也可能在右手,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体验“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然后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体验可能性

1、创设“庆祝元旦”的情景,体验“可能”。

2、开展摸球活动,体验“一定、不可能”.

体验一: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黑色口袋和乒乓球,和同学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教师先让学生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然后摇一摇主学生摸一个,学生看到了摸到的是黄色的,然后放进去,再摇一摇让学生再摸一个,又是一个黄色的,例2)

(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3、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5、***的发生; 6、太阳从西边升起。)

3、举手活动

(1)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左手。

(2)让大家一定不可能看到左手。

(3)让大家一定可能看到右手。

(在轻松愉快的举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颁发“爱学习、会学习小组奖”,将“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使学生把学习兴趣延续到下一节课。

板书设计:

可 能 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2

可能性 学习设计

共5课时 总例1)三、拓展应用1、师:在我们生活中同样有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来表述。2、完成例2。(1)出示挂图,小组讨论。(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评价,你想说哪一幅图的内容就说哪一幅。3、你还能用这些词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先和同桌交流,然后组织汇报、评价。4、游戏:在三叠卡片中各选一张,按排列顺序组成一句话,说一说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5、作业:在书上完成108页例1、例2,课堂活动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教学可能性的例2,看图把你认为一定的画“√”、可能的画“○”、不可能的画“×”

(2)交流探讨,说明理由。

2、小黑板出示:假如在你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一个哥哥,还有你六口人。有一天同学告诉你,你家中的一个长辈来找你,那么你能说出这位长辈是谁吗?有几种可能的结果?这个找你的人最不可能是谁?如果找你的人是你的同辈,你能确定是谁吗?为什么?

3、课件展示课本P10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新课

击鼓传花游戏,鼓声停时一位同学上台抽签,签中内容有礼物、唱歌、猜谜。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签?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词来表达,揭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一)教学例题1

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个盆:1号盆、2号盆。(实物:例题上的装有不同颜色小球的盆)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

展示两盆中球的颜色、数量。

1、从1号盆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盆,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2、从2号盆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措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老师可根据盆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动小结

(二)教学例题2

`1、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

例如:……(请学生举例几个)

2、自已阅读书本例题2

谁理解题目意思了,给大家解释一下。

独立完成

3、汇报、讲评

4、练习

108页练习二十四主题图及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统计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盒、扑克牌、各种颜色的球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一张7和一张8,洗牌后抽出一张)请同学们猜猜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

师:为什么意见不一样呢?这张牌有几种可能?(慢慢翻开另一张牌展示一下)现在能告诉老师,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吗?为什么?

2.小结展题

师:刚才的主题图后说一说方法。

(2)感知不确定事件。

讨论交流:如果用抽签的方法,每人抽一次,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师小结:用抽签的方法,每位同学抽到的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3)感知确定性事件。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呢?(表演自选节目)

小结:每位同学能表演自己一定喜欢的节目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它只有一种结果。1.超级竞猜(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一定、不可能

师生共玩游戏,拿出一号盒。学生摇动盒子,随便抽出一个球,教师猜。(再揭示老师猜对的原因:盒里全是绿球。)还能抽出其它颜色的球吗?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全是绿球,所以抽出的一定是绿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

学生从二号盒里摸出绿球抽奖(指几人摸都不中,引导猜想:二号盒里根本没有绿球。)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绿球,所以不可能抽出绿球。

师小结:当我们完全确定抽出来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就要用一定、不可能来作判断。(板书:完全确定)

(2)体验事件的不确定性:可能

师:既然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抽出绿球,那么同学们就不可能中奖,觉得这样的抽奖有意思吗?怎么解决?(把1号盒的绿球放进去)

师摇动,请学生上台抽,抽之前问:他从里面抽出一个球就一定能中奖吗?为什么?

小结:现在2号盒里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的球,那么,我们摸到的球就有四种可能,能确定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吗?(板书:不能确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学生抽,实际体验)

(3)可能性的综合体验。

小组讨论,学习例1。

2.小小判官(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小组学习例2,再选题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要求:个人思考,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2)练习二十四。学情分析:

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自主探索”为核心,让“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很容易接受本节课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生活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具学具:

硬币、乒乓球、盒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T: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平时你们都玩什么游戏,谁来告诉我?

看来你们平时玩的游戏真不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游戏,高兴吗?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

[评析: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学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兴趣浓厚。]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

出现的情况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总次数

出现次数

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的内容:

1、9月10日是教师节。

2、扔一枚硬币,背面朝上。

3、后天本地有雨。

4、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上“一定”或“不一定”来说一说身边的事吗?

(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一说”

1、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可能发生的,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演示教材的情景)

学生:(1)思考女儿与妈妈的年龄大小、身材高矮等方面的问题。

(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确定的,哪些现象是不确定的。

(在生活中学数学。)

2、判断下面现象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课件出示教材的内容)

1)太阳从西边生起。

2)每天都有地区下雨。

3)小树一年长高一米。

4)亮亮一年长高一米。

总结: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问题讨论”

(1)独立判断。

(2)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巩固所学知识)

三、知识拓展

1、 指名读一读。

2、 讨论“为什么叫爆出了冷门”

总结: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发生就叫“爆冷门”。

四、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确定与不确定的现象。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不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导入新课,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还捕捉了大量的“生活现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课堂教学活动化。

“ 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课堂上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尽管本节课比较成功,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在提出每个问题后应该多指名学生问一些为什么,又比如在一次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后教师没有及时总结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再比如说没有总结出“一定”、“不可能”用来描述确定事件或现象,而“可能”用来描述不确定事件或现象等等。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多多地提出宝贵意见。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不断的提升自己。

《可能性》教学设计 篇13

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

摸球游戏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准备: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2、实践探索。(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具:红、黄、绿三色转盘、红色转盘、装6个红球的1号口袋和装3个绿球3个黄球的2号口袋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张由红、黄、绿三色组成的转盘,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可能”来回答。接着出示一张红色转盘并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一定”来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转盘一样,有时能确定,有时不能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揭题: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老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老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福建霞浦:沙滩和海鲜远近闻名,夏季平均气温仅16.6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新疆喀纳斯:被称为“人间仙境”,拥有神秘的传说和独特的风景。北戴河:有美丽的海滩、清新的空气和壮观的海景。桂林: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如漓江、象山、七星公园等。峨眉山:中国文化名山之一,山高谷深,气候凉爽。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夏季非常凉爽,空气清新。这些地方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避暑的好去处。)怎么。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可能性 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可能性》教学设计(精选20篇)

可能性学习设计共5课时总。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可能性教案汇编(精选8篇)

在听完“可能性”、“认识更大的数”、“观察物体”这三节课,特别是最后这节“观察物体”之后,我有些话想跟大家说一说。刚才的这节课引发了我的回忆,因为两年前,我也上过这样一节课:观察物体。...

有关可能性教案(通用17篇)

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来玩主题图、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