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 1教学内容:
课本总复习(五)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过程与方法:
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平移、旋转与对称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周末咱们班的李坤和王明随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师: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生1: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生2: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
师:平移和旋转是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运动方式,数学上我们称为变换方式,除了这两种方式,还有哪种方式可以称为变换呢?
生:轴对称。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板书课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 4单元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单元重点:
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单元难点:
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1、圆柱
(1)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做一做”的练习二的练习二的的童话书,看起。()
(三)计算:
2×3/4= 3/8×6= 3/10×2/3= 7/25×15/14= 6/13÷4= 5/7÷5/2=
30—1.6÷4/15= 3/5×1/2+3/5÷1/2= 1/5÷6/25—7/2×2/8=(0.75—3/16)÷(2/9+1/3)=
(四)列式计算:
1、8的2/7与5/7的8倍的和是多少?2.18的5/27减去3/7是多少?
3、2/3与5/12的和的6/7是多少?4.42的6/7与21的1/3的和是多少?
(五)简单应用:
1、有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3/4米,宽是长的2/3,这个花坛的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2、李叔叔录入论文,3小时录了这篇论文的1/3,照这样的速度工作8小时,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
3、一共有240千克水果糖,每袋装1/4千克,才装完了3/4,他们已经装完了多少袋?
知新案
1、某鞋店进来皮鞋600双。“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教学重点、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设计: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边回忆、边总结以前学过的内容和方法。
大家先想一想。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应该怎样写?例如,a乘以4.5可以怎样写? s乘以h可以怎样写?(a乘以4.5可以写成a×4.5或a·4.5或4.5a。不可以写成a4.5。s乘以h可以写成S.h或Sh)
指出:除了不能写成a4.5以外。其他都是对的。
例l、用a表示单价,x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写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1)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公式;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公式:
(3)已知总价和单价。求数量的公式:
(4)如果每文圆珠笔的价钱是3.75,要计算买8支圆珠笔要用多少钱,应该用上面的哪个公式?
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用的字母和公式的写法是否正确、发现遗忘的要及时辅导,并纠正错误。写完后,集体订正。
2.做教科书上面的“和复习”的“和复习”的“和复习”的复习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点,能判断一个物体或立体图形是不是圆柱或圆锥。
2、使学生进一不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并提高灵活应用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今天开始复习圆柱和圆锥。
二、复习特征。
1、说出物体名称。
出示一些圆柱和圆锥的物体和模型,让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形体。
2、复习特征。
做复习第1题
(1)同时出示圆柱和圆锥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出各图的名称。
(2)谁能拿出圆柱和圆锥,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圆锥的高怎样测量?试着量一量你手中圆锥的高。
(3)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征?圆锥有什么特片?
(4)谁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形的,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三、复习计算,
1、做复习第2题
(1)出示表格,说明要求。
让学生计算,填在表格里。
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填表。
(2)提问: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底面周长乘高?
这三道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这里哪两题计算过程是相同的,哪一题不同?为什么?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得到的?
这两题计算过程完成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3-5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05-06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热】06-29
数学总复习教案11-16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案(精选10篇)01-07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06-27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2-31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总复习教案12-14
数学总复习教案14篇01-26
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01-27
小学语文总复习阅读复习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