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 1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例,掌握基本算法。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2.提高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及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数乘整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一、复习导入,新知铺垫
1.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x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这里有一道题,“4.6x8”你们能算出来吗?快拿起课堂练习本算一算。
2.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把4.6扩大10倍得46,积也就扩大了10倍。46x8=368,积368缩小10倍变回原来的积368÷10=36.8。
3.师:我们通过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成功解决了小数x整数的问题。那小数x小数呢?你们会计算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x小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深入新知
1.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三道算式,等会我们挑选一组同学的算式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在列算式时要注意小数不宜过长,不然不方便计算。
预设:2.4x0.8(一位x一位)、1.92x0.9(两位x一位)、0.45x0.6(两个小数都不大于1)
2.师:这三道题你们会计算吗?拿起练习本,尝试独立计算。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3.学生独立活动,指名扮演
3.师:这三个不同的算式都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因数扩大,积也就扩大了相应倍数。要求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出来的积缩小相应倍数。
4.师:那看来小数x小数的计算难不倒同学们。先按照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将得到的积缩小相应倍数得到原来的积。
5.师:那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再与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小数x小数;不同点在于例3)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从给学校的宣传栏刷油漆的场面引入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思想。
⊙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理解题意。
师:要想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宣传栏的面积)
师:那么,宣传栏的面积怎么计算呢?
预设 生:因为宣传栏是一个长方形,所以我们只要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来。
(2)尝试列式。
师:怎么列式呢?(2.4x0.8)
(3)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因数都是小数)
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
(4)合作探究。
师: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应该怎么计算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可以利用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将“m”改写成“dm”。
2、4m=24dm 0.8m=8dm
用竖式计算:
将积的单位“dm2”改写成“m2”:192dm2=1.92m2。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 5【教学内容】
苏教版例1、87页“试一试”、“练一练”,89页1、2题。
【教学目标】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估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0.8x3=
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回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谈话:哪些同学有自己的小房间,是什么形状的?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回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小数和小数相乘的法则作铺垫。谈话过渡自然。)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挂图)
(2)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6米,宽2.8米。
(2)提问:从平面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会解决什么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利用什么公式来列式?
房间面积和阳台面积的算式同时列出。
列式后说说和我们以前学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房间面积和阳台面积的算式同时列出,便于一扶一放。)
让学生先估计一下。
3.6x2.8≈ ( )
想:3x2=6(平方米)
4x3=12(平方米)
房间的面积在6-12平方米之间。
还可以怎么估算?
4x2=8(平方米) 3x3=9(平方米) 3.5x3=10.5(平方米)
哪一种估算方法比较好?
(3)猜:列竖式怎样算呢?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吗?
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根据刚才的估算,再猜一猜,小数点可能会点在哪儿?
3 . 6 x10 3 6
x 2 . 8 x10 x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 0 8 ÷100 1 0 0 8
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4)学生讨论得出:
两个因数分别乘10,积就扩大100倍,要求原来的积,1008就要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0.08。
这个结果与我们刚才猜的和估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先估计得数,然后根据估计的得数猜小数点位置,再用算理验证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挥估算的作用,体现估算的价值。)
2、试一试。
2.8x1.15= ( )
计算2.8x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同座的互相说说算理)
(讲评学生做的结果)(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怎样列竖式计算简便)
1 . 1 5 x100 1 1 5
x 2.8 x10 x 2 8
9 2 0 9 2 0
2 3 0 2 3 0
3.2 2 0 ÷1000 3 2 2 0
解释算理:
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求原来的积,3220就要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化简后是3.22。
[设计意图:说清算理,巩固新知,同时“学数学,用数学”,将整数乘法简算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简算。]
3、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 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把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完善成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齐读)
(设计意图: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完善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降低了学生归纳、概括的难度,化难为易。)
4、练一练。
(1) 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小黑板出示)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说算理〉
8.7 72.9 16.5
x0.9 x 0.04 x 0.6
7 8 3 2 9 16 9 9 0
(2) 计算下面的题。(小黑板出示)(生生互动,相互检查、批阅,师讲评)
3.46x1.2 1.8x4.5 10.4x2.5 1.04x0.25
(3)89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课后小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习题
根据1056x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x2.7= 10.56x0.27= 0.1056x27= 1.056x0.27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 7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㈠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住进了楼房。(课件出示)焦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
生:122平方米;116平方米……
师: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
生:16平方米;48平方米(引导孩子想一想一平方米大约有多大,48平方米不太符合实际。)
2、师:我们看,这是小芳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你能求出她房间的面积吗?
生:能。
师:怎样列式?
生:3.6x3板书:3.6x3
师:为什么用3.6x3?
生:因为小芳房间的平面图是一个长方形的图形,我们要求小芳房间的面积实际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师:说的真好。那怎样计算3.6x3呢?
生:把3.6看成36与3相乘,得到108。因为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有几位小数,3.6的因数是一位小数,积也应该是一位小数。所以要在108中点上小数点。
生:先按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真好。所以小芳房间的面积是10.8平方米。
板书:3.6x3=10.8(平方米)
接着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小明房间是长是3.6米,宽是2.8米;阳台的宽是1.15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生: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
师:要求小明家房间和阳台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和小明家阳台的面积是多少?
师: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课件)
师:阳台的面积有多大怎么样列式?
生:板书:3.6x2.8= 2.8x1.15=
4、师:观察一下;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生:复习题是小数乘整数,例题是小数乘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小数。
㈡引导探究
1、师:你能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生:我估计房间的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我把3.6看成4,把2.8看成3,用4x3=12(平方米)
师:那是12平方米吗?
生:不是,比12平方米要小。
师: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生:我把3.6看成3,2.8看成3,用3x3=9(平方米)。所以我估计面积是9平方米左右。
生:我根据3.6x3=10.8(平方米),我估计面积不到10.8平方米。
(如果学生答不出来,师:提示:和3.6x3比较一下,你觉得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为什么?
生:少一点,因为3.6x3=10.8,而我们要求的是3.6x2.8还不到3,所以积肯定比10.8要小。)
师:那么到底谁估计的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就来精确的算一算。
2、师:怎样计算3.6x2.8呢?会算吗?把你的想法说在小组里交流,在把讨论的过程写下来。(四人小组讨论)
生1:把3.6米换算成36分米,把2.8米换算成28分米,用36x28=1008(平方分米)再把1008平方分米换算成10.08平方米。板书:36x28
生2:我们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只要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与另一个因数去乘,在把积除以10倍就可以了。3.6不变,把2.8扩x10倍变成28,用3.6x28=100.8,在把积缩小10倍就是10.08。板书:3.6x2836x2.8
生3:用竖式计算:3.6x2.8。
师:用竖式计算,你是怎样算的?
生:先摆竖式,把3.6x10倍看作36,把2.8x10看作28,在计算36x28=1008,在把积除以100倍,点上小数点。
学生说的时候板书计算过程。
师:谁能再说一说,他是怎么做的?
生:把3.6x10=36,把2.8x10=28,用36x28。
师:那就和谁的想法一致啦?
师:接着说。
生:计算出36x28=1008,在除以100倍,得到10.08。
师:为什么要缩小100倍?
生:因为3.6x10,2.8x10倍,一共乘了100。要想得到原来3.6x2.8的积就要除以100倍。
师: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把3.6x10,再看另一个因数2.8也乘10
两次一共扩乘了多少?
生:100。
师:1008是怎么来的?
生:把3.6x10变成36,2.8x10变成28,用36x28得到1008。
师:这是不是3.6x2.8的结果?
生:不是。
师:我们要得到3.6x2.8的积要怎么办?
生:把1008÷100倍。
师:说的真好,谁在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多请几个学生说)
生:把把3.6x10倍变成36,2.8x10倍变成28,用36x28得到1008。
我们要得到3.6x2.8的积要把1008÷100倍,就是10.08。
师: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x2.8的积是多少?
生: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x2.8的积是10.08平方米。
师:大家说的真棒!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实际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只写虚线框外面的部分。都算出小明房间的面积了吗?我们来看看那位同学估计的最准确?
生:估计10.8的'同学。
㈢自主发现
1.师:刚才我们还想知道小明家阳台的面积,用竖式计算应该如何摆呢?
生:1.15x2.8或2.8x1.15
师:为什么要怎样摆?你觉那种摆法更好点?
生:因为我们是把1.15和2.8都看成整数来计算的,所以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更简便。
师:对了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会做吗?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写完的同学给我一个暗示。
师:你是怎样做的?
生: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师: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小数末尾的 0 化简。
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乘100倍,另一个因数乘10倍,积就乘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我们来看,这里的虚线框实际上是我们想的过程,一般我们不把它写出来。你们知道该怎样写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2.师:我们刚才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然后再把整数还原成小数。如果每题都这样去想是不是很麻烦?你能找到更简便的方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出示讨论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 试一试 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师: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是什么?
生:我发现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就是积的小数位数。
生: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通过这三道讨论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生: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来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不计算你能准确判断出下面每题的积是几位小数吗?
5.2x9.9=51.484.8x0.86=4.128
0.62x0.73=0.45268.65x4.8=41.52
最后一题出现要化简的情况。重点强调一下。
8.65x4.8的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可它的末尾有 0 ,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化简后就是两位小数了。
㈣巩固练习.
1、师:我已经按整数计算出它的积,要想得到原来的积,你能为它点上小数点吗?
生:练一练的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打卡是什么意思?签到,打卡原指上班考勤签到,在网络中传播后,衍生意思为看过留名,就相当于签到的意思一样,好像是一个日常的行为,表示自己知道了、看过了、今天来过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记录。)。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x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 9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它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例3、例4;,练习一做一做。
6.7×0.3 2.4×6.2 0.56×0.04
(1)观察并判断:积与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如:6.7×0.3的积比6.7小,比0.3大;
2.4×6.2的积比2.4和6.2的都大;0.56×0.04的积比0.56和0.04都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学生板演。
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0.56
特别是计算0.56×0.04时,学生可能出现如右错误×0.04
0.224
(3)校对答案,并指名说一说算法和算理,重点讨论:0.56×0.04的积到底是0.224还是0.0224?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思考:这些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四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面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整数乘法的学习经验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两个因数相乘(0和1除外)总是越乘越大”。教师通过小数乘法的学习使学生打破这种片面的认识,即要使学生认识到,两个因数(0和1除外)相乘,积可能比两个因数都大,也可能比两个因数都小,还有可能比其中一个因数大,比另一个因数小。在“做一做”的计算前,先引导学生判断积和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正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上述错误认知。如果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了积与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那么当学生面对“0.56×0.04=0.224”的错误时,
就能自觉地进行校正。在教学教材练习一做一做。
3.7×4.6 0.29×0.076.5×8.4
(1)先引导学生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其中6.5×8.4的积是不是两位小数可能会有争议,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2)独立计算。
(3)投影反馈,重点是练习一练习一第5题和第6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01-05
小数乘小数教案12-17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11-16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02-02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案5篇03-29
小数乘小数教案范文08-25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02-06
小数乘小数09-29
小数乘整数小学数学教案08-29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之《小数乘法》之《小数乘小数》12-17